【温馨小提示】:
大家也可以在小号那找到我,关注起来,以后不失联~
今天凌晨4点18分,25万日本网友蹲守在日本全国紧急地震速报的油管直播间,等待“世界末日”的到来。
平安,平安,平安……
无数个平安消息到来,截止到目前,日本全境并没有发生任何所谓的“摧毁全国的毁灭性超级地震”。
——虽然有一小撮人,可能是真心实意地期望世界末日的降临,但对于大多数日本网友来说,这估计还是要长舒一口气,甚至有一种劫后余生的错觉。
过去几个月,“2025年7月5日将是日本末日”的传言在网络上越传越广,从社交媒体一路传到主流媒体,甚至逼得日本政府和气象厅都不得不出面多次辟谣。
但即便如此,还是挡不住不少人信得死死的,坚信这一天会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。
为啥呢?因为一个漫画家——预言了。
这场“预言风暴”的源头,是一位名叫竜樹諒(Ryo Tatsuki)的日本漫画家。
她最初在1999年出版了一本名为《我所看见的未来》的漫画书,将她从小到大对于未来的预测梦画成了漫画。
在这本漫画的原版封面上,赫然写着一句话:
“2011年3月,大灾难将发生。”
后来的事情,大家都知道了:2011年3月,日本真的发生了“3·11东日本大地震”。
于是这本书、这位漫画家、这句话,瞬间被“封神”。
很多人认为,她提前十年,准确预测了311地震……
竜樹諒在这本书出版后十几年没有再出任何作品,直到2021年,她重新复出,推出了《我所看见的未来 完全版》。
这本完全版中,她提到了另一个梦境——她说她在梦里“看见”了:2025年7月,一场比311还要严重的灾难,将再次袭击日本。这场灾难的规模之大,足以让整个日本“消失”。
“梦见太平洋像沸腾的泥浆一样升腾起来。就像一场大地震、一座海底火山,又或是一场海啸。”
她在漫画中描述了“火山喷发”“巨大地震”“海啸”“海洋的异常活动”,还有“很多灵魂前往天国的样子”。
从那时起,“2025年7月5日”这个日子,就成了日本网友心头的一个隐雷。
“你信不信,由你决定”
起初,末世预言的讨论还只是小范围地在推特和匿名论坛上流传,大家基本上都是调侃+半信半疑。
可到了2023年底,话题突然加速发酵,Tiktok上大量出现剪辑了漫画封面与海啸场景的短视频,转发和留言迅速突破百万。
关于7月5日末日预言的话题,连续多次登上日本热搜。
日文区油管博主纷纷跟进解读竜樹諒的梦境,还有人制作了“地震当天生存指南”系列教程,演示如何准备防灾包、如何判断海啸逃生路线——可能是真的相信,也可能是蹭热度,但不管怎么说,又为了流言产生加了一把火。
2025年初,一位被称为“神秘系科学家”的理论物理学家保江邦夫在其频道“TOLAND VLOG”中公开表示:他原本对这些预言嗤之以鼻,但自2023年起接获两则“非公开信息”后,开始认真对待。
他说,其中一则信息来自前 NASA 工程师,称“2025年7月5日,日本南部外海将有老旧超大型卫星坠落”,并可能引发类同小行星撞击的海啸;另一则据说来自美国官员,内容更加神秘且无法验证。
时间越近,讨论越多,哪怕原作者竜树谅亲自出来辟谣都不行。
6月,她在新书里说,“凌晨4点18分”其实只是她梦到那个梦境时醒来的时间点,并不是灾难会发生的准确时间,至于梦中出现的“2025年7月5日”这个日期,也不是灾难真正发生的时刻,更像是大家意识到灾难即将发生的时候。
“也许不会发生大地震。”
问题是……就在她新书发布的当头,日本真的地震了。
日本地震是常事,但巧的是6月底开始,鹿儿岛以南的吐噶喇群岛连续发生上千次地震,震感强烈,晃得人睡不着觉。
从6月21日起,这片位于九州南方的海岛群开始频繁震动,一天之内最多记录到180多次地震。
到了7月初,累计震动次数已突破1,100次,创下1995年以来的最高纪录,甚至连日本气象厅都罕见发出“特别关注”。
7月4日清晨,鹿儿岛宣布紧急撤离令。
这些新闻一出,网络上立刻炸锅。
“这不就是预言的前兆吗?”
“是不是太巧了?”“她说的‘海底异常’要来了?”
……本来已经在高压气氛中的舆论场,被这场真实发生的地震潮再次点燃。
哪怕科学家再三强调“这是海底断层自然活动”、“没有明确迹象表明会引发大规模灾害”,日本气象局三番五次地辟谣大地震预告是子虚乌有的事情,也挡不住了。
日本气象厅长官野村龙一
尽管日本政府官员们恳求旅客不要理会谣言,但一些原计划赴日旅游的游客确实改变了计划。
多家旅行社接连宣布取消部分团体行程,还有旅行社表示前往日本的预订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一半。
“与其相信它不存在,不如相信它存在,”30多岁的Brian Lee说道。他原本计划去日本旅行,但最终决定不去了。“没必要拿生命冒险。”
随着旅游人数减少,航空公司也开始调整计划,部分航空公司则悄然“缩线”。
几家亚洲航空公司在6月中旬至7月初之间,已默默减少日本航线班次,机票价格也非常低。
而相对的……离日旅行增加了。
知名广播节目编剧鈴木收坦言,不管这个预言是真是假,5号当天还是会带孩子离开东京。
“这不是因为我相信预言,而是我对『自己的感受』做出的选择。”
他透露,自己原本打算在节目中制作一期关于“7月5日预言”的特别专题,但遭到电视台高层否决,理由是“担心引发不必要的社会恐慌”。
与此同时,日本国内民众也陷入了“轻微囤灾模式”。
超市的矿泉水、防灾食品和手电筒销量上涨,部分门店临时设立“灾害专区”。
据日本家电连锁店 Bic Camera 公布数据,防灾应急包销量在6月底至7月初同比上涨超过300%。
日本气象厅官网因访问量激增一度短暂崩溃,系统维护页面在推特上被疯传,甚至成了表情包。
更离谱的是,因为大家不放假,所以有人在论坛晒出自己随身携带遗嘱以防万一,还有寺庙推出了“身后事预约”服务…………
不过,正如大家所见,今天凌晨4点18分,25万人蹲守直播,见证了个寂寞。
什么都没发生。
日本没有被海啸吞没,火山也没有喷发,太平洋也没有“沸腾成泥浆”。
但话说回来,这场末世并不只是一次笑料或乌龙,它之所以能搅动整个社会情绪,其实也并非毫无根基。
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国,自然灾害的阴影是写在集体记忆里的——对危险的高度敏感,让他们对这类传言比其他国家更容易“认真”。
还有就是,许多人热衷于末世预言,一旦有了一个预言,大家就会去当个乐子传播——传播的人多了,信的人就多了,带着之前不信的人也信了,不知道这个预言都要跟不上流行了。
这套叙事机制,也并不只在日本才有效。
2012年的“玛雅末日预言”期间,全球防灾用品销售额一度激增210%,NASA连续发布12次辟谣都拦不住人们买水、屯粮、抢帐篷。
毕竟,预言也许是假的,情绪却是真的——人们渴望掌控未来,但未来总是不确定的。
荒谬?确实荒谬。
但没事就好。
听说
把【报姐】设置为☆星标☆
更容易抢到C位哦 ~
双融配资-双融配资官网-配资114查询-在线股票炒股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