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建希出庭受审,当场念了句中国古诗,尹锡悦的下场就写在里面。
据韩媒《朝鲜日报》近日报道,韩国前第一夫人金建希出庭接受逮捕必要性审查时,提到了一句中国的古诗——"花无十日红"。
【金建希出庭接受逮捕必要性审查时,提到了一句中国的古诗】
这句"花无十日红"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《腊前月季》,"只道花无十日红,此花无日不春风",被用来形象比喻"权势如花,不可能长红",也被韩媒视为金建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。
本周二,首尔中央地方法院批准了特别检察组对金建希的逮捕申请,理由是金建希具有"销毁证据的风险",符合拘留条件。
而早在上个月 10 日,她的丈夫,前总统尹锡悦就被关进首尔看守所,失去了人身自由。这是韩国历史上首次出现前总统与前第一夫人同时在押的情况。
金建希面临多项严重指控,包括"股价操控""介入党内选举""收受贵重礼品",以及一系列在政治和经济层面进行非法游说与交换利益的行为。
【本周二,首尔中央地方法院批准了特别检察组对金建希的逮捕申请】
12 日的"拘留必要性审查"持续了约四个半小时,庭审结束后,金建希连家都不能回,直接被押送至首尔看守所,也就是她丈夫被羁押的地点——当然,两人是分开的。
实际上,为了加速推进金建希案的调查,特检组本月初曾两度前往首尔看守所,尝试强制带走尹锡悦接受传唤。
而或许是为了爱情,也或许是为了保全自己,避免金建希涉及自己的黑料被挖出,尹锡悦两次都想尽办法拖延:第一次是脱下囚服在地上躺着,死活不动弹;第二次特检组采取了武力手段,而尹锡悦则拼命抵抗,让 10 个年轻人硬生生没拉走自己。
结果该来的还是要来,夫妻两人双双进入看守所,等待命运的进一步审判。
"花无十日红"这句诗,不仅是金建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,也预示着夫妻两人未来的下场:当"政治素人"的前总统失去权力后,也不过是砧板上的鱼,任人宰割。
【夫妻两人双双进入看守所,等待命运的进一步审判】
还记得三年前,尹锡悦刚上台的时候,曾专门请风水大师定下总统府的新位置,以为迁离青瓦台就能逃离"青瓦台魔咒"。
然而事与愿违。尹锡悦不仅没能逃离魔咒,反而面临着比那些住在青瓦台的韩国前总统们更加悲惨的命运:不仅自己的老婆跟着一起倒霉,而且他很可能会成为第一个无法得到特赦的韩国总统。
李在明在竞选期间就曾公开承诺:只要尹锡悦的罪名坐实,那么这位前总统将面临终身监禁,而且"永远无法得到赦免"。
透过现象看本质。尹锡悦夫妇落到如今这步田地,固然是咎由自取,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,这背后折射的更是韩国政治的深层困境。
【在这一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中,每一位前总统都像是制度缺陷的牺牲者】
"青瓦台魔咒"并非某种神秘诅咒,而是反映了韩国在 1987 年民主化后,其制度建设尚处于初级的探索阶段。在这一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中,每一位前总统都像是制度缺陷的牺牲者,导致"现任清算前任,同时赦免另一位前任"的剧情反复发生。
尹锡悦和金建希的命运,正是韩国政治制度缺陷的缩影。他们曾因权力而风光一时,但也因权力而陷入困境。尹锡悦在任期内试图通过集中权力来应对政治危机,最终却因权力滥用而被弹劾。金建希则因其身份的特殊性,成为了这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。
哪怕是目前尚未被"魔咒"命中的文在寅,也只能说"相对干净"。过去几年,尹锡悦政府没少挖出他的黑料,只是程度上还不够致命,无法把文在寅送进监狱。
这种制度上的缺陷是由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。首先,韩国现代史中的政权交替,往往伴随对前任的法律清算。哪怕是在民主化后,这种独特的"清算文化"依然延续至今。
【尹锡悦刚上台的时候,以为迁离青瓦台就能逃离"青瓦台魔咒"】
其次,韩国政党多围绕个人政治明星来扩展影响力,而非建立在稳定的意识形态基础上,这不可避免地导致执政党和在野党的对立高度情绪化。
第三,缺乏跨党派妥协机制。与很多西方国家不同,韩国没有稳固的"议会联盟"文化,导致制衡机制很容易被极端化使用。
比如"弹劾"这一机制,实际上就已经有了被滥用的迹象。朴槿惠被弹劾,尹锡悦被弹劾,甚至代理尹锡悦执政的总理韩德洙后来也遭国会弹劾。可以说,弹劾如今在韩国政治中已从"终极制衡手段"变成了"打击政敌的普通武器"。
视角回到现在。"花无十日红"这句诗,既是尹锡悦夫妇命运的生动写照,也是给李在明提了提一个醒:想要像文在寅那样"独善其身",在当下的韩国政坛可不容易。
双融配资-双融配资官网-配资114查询-在线股票炒股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